会员
助力:碳达峰碳中和,推动绿色消费!

向“绿”而行,“碳”寻新路!水泥行业开启低碳转型新征程

2024-11-01 15:31:54 作者: 布丁

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,水泥行业正以壮志凌云之势,肩负起减碳重任。碳减排的号角已经吹响,行动迫在眉睫。水泥行业必须以雷霆万钧之力,推动绿色转型,用创新之剑斩断高碳枷锁,开启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。

  10月24日,“2024中国水泥双碳大会暨第十二届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”在安徽芜湖盛大召开。

 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高登榜,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朱胜利,新疆建材行业协会会长吕志坚,OCC主席马维平,天山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、总工程师蒋德洪,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建,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樊粤明,湖北世纪新峰雷山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诸葛文达,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技术总监、认证评价中心总经理闫浩春,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水泥新材院副院长叶家元,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陈永波,兆山集团诸暨水泥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黄凯炯,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等业内领导及400多名企业代表,聚焦水泥行业低碳发展与绿色升级的核心议题,探讨能效提升与节能降碳技术的应用,推动行业低碳转型。

  低碳革命,水泥先行

  创新引领减排浪潮,行动彰显责任担当。肩负减碳使命,水泥行业义不容辞。

 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高登榜表示,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,节能减排已成为我们共同的责任。水泥行业作为建筑产业的基础原材料行业,其绿色发展不仅关系到行业的长远未来,更是我们对环境保护的一份承诺。近年来,我国水泥工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,实现了质的飞跃和效的提升。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,实现“双碳”目标成为了我们水泥人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。我们必须继续勇立潮头,担当重任,坚定不移地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,为早日实现“双碳”目标而不懈努力。

  高登榜呼吁水泥企业要积极投身于双碳事业,敢于探索、勇于创新、积极进取。在践行双碳使命的同时,将环保压力转化为绿色动力601330),推动企业在转型发展中实现新的突破。行业要将企业的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紧密结合,实现更深层次的互利共赢,助力水泥行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。

  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指出,根据中国水泥网数据统计,水泥行业年碳排放量超过12亿吨标准煤,仅次于电力和钢铁行业,其中年碳排放量超百万吨以上的水泥企业集团有100余家。下一阶段,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建立,水泥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。碳交易机制的引入,将激励企业主动减排,将碳排放的成本转化为经济效益,推动行业向更环保、更高效的方向发展。“双碳”,既是责任,是成本,也是效益。

  国检集团603060)认证评价中心总经理闫浩春强调,碳市场背景下水泥行业面临成本上升的风险。譬如,随着碳市场的推进,企业需要为超出自身碳排放配额的部分购买碳排放权,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;为了降低碳排放,企业需要对生产设备、工艺等进行升级改造,如采用新型的节能设备、改进生产工艺等,这些技术升级和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,且投资回报周期可能较长。

  但即便面对着改造需要资金投入、降碳之路任重道远等诸多困难,依然有许多优秀的水泥企业率先布局,身先垂范。

  海螺集团总经理朱胜利介绍到,海螺作为行业龙头企业,近年来一直积极践行大企业责任,紧盯“双碳”目标,坚持绕绿色低碳转型,持续加大污染治理,不断推进节能降碳,深入发展循环经济,确保工厂清洁化生产、碳减排技术研发应用和绿色产业发展规模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。

  海螺聚力于碳减排行动。在国家“双碳”目标提出后,就立即制定实施编制了碳达峰、碳中和行动方案和“十四五”节能降碳规划,明确了节能降耗、燃料替代、原料替代、碳捕集利用和植物碳汇等六条具体的降碳路径和集团碳中和路线图。海螺计划在2050年前,东部地区子公司率先实现碳中和;在2060年前,非化石能源消费达到80%以上,全集团实现碳中和。

  海螺将聚力于碳减排科技攻关。发挥“产学研用金”综合优势,联合共建了安徽省水泥碳捕集转化应用创新联合体、1个技术创新中心、4个节能减碳联合实验室,成立了三碳研究院、中碳公司,形成了“多方联动、协同创新”的“双碳”科技研发转化体系。

  目前,海螺正在依靠上述创新体系,从源头减排、过程减排、末端减排等方面加快研发更多前沿性碳减排技术,也收获了一批诸如水泥窑碳捕集纯化利用、二氧化碳储能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,一些技术是国内甚至世界首创。

  多措并举,共促减碳

  面对减排重任,水泥行业汇聚多方力量,协同推进技术创新、管理优化与清洁能源应用,共同谱写绿色转型的壮丽篇章。

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水泥新材院副院长叶家元指出,我国水泥工业减碳未来重点技术将主要包括:高能效烧成、高效粉磨(辊压机终粉磨)技术及装备;低碳水泥体系开发、制备及其应用技术;水泥窑替代燃料(生物质)预处理与煅烧关键技术;水泥窑全氧燃烧与CO2捕集、利用关键技术;氢能等零碳能源烧成水泥熟料关键技术。

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建则在报告中提出了三点建议: